登录 注册  |
知识、欲望与幸福——亚里士多德论“不自制”的可能性
暂无评分 作者:陈玮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7月 ISBN:978-7-308-18445-8 中图分类:B502.233;B82-095.45 ( 哲学、宗教 > 欧洲哲学 > 古代哲学 > 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繁荣和衰落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 > 唯心论哲学学派 >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前322年)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目录页 导论 不自制□κρασíα问题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古代哲学视野下的“不自制”问题 第二节 从“不自制”到“意志软弱”:问题的当代意义 第三节 几种重要的解释方案 1.苏格拉底:无人自愿作恶 2.亚里士多德:确实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不自制 3.黑尔的“评价性判断” 4.戴维森:“深思熟虑的理由” 5.戴维森之后的争论与发展 第四节 本书的论证思路 第一章 知识、行动与实践三段论:不自制何以可能 第一节 NE7.3:不自制何以可能 第二节 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实践三段论” 第三节 “中项”与“品格”:对传统解释的捍卫与修正 第四节 对幸福的欲望:新方案的提出 第二章 自制如何可能 第一节 传统解读视野下的“自制” 第二节 一种可能的解释方案:自制与对于幸福的欲望 1.亚里士多德对自制的说明 2.特殊欲望不等于二阶欲望 3.特殊欲望如何战胜其他的竞争性欲望 4.承诺与自制 第三章 欲望的本质:《论灵魂》 第一节 感觉作为欲望的来源 第二节 感觉是否必然引起一个相应的欲望? 第三节 欲望的三种形式及其统一 第四节 欲望作为行动发生的根本原因 第四章 欲望、自愿与不自制 第一节 人类行动的始点与亚里士多德的“自愿”概念 1.人在何种意义上构成行动的始点? 2.“自愿”与“不自愿”的概念 第二节 自愿并非诉诸欲望:《欧德谟伦理学》第二卷 1.合乎原初欲望并不意味着自愿 2.自愿与想望 3.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认为自愿不诉诸欲望? 第五章 欲望、功能与亚里士多德的“善”概念 第一节 两种行为阐释模型以及善概念的理论背景 1.两种行动阐释模型 2.善概念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被欲求的善:作为目的 1.作为目标的善及其层级性 2.属人的善 3.作为最高善的幸福 第三节 被显现的善:作为功能 1.功能论证 2.功能论证的两个前提以及可能招致的批评 3.为亚里士多德的“功能”概念所作的辩护 4.“生产”与“高贵”:亚里士多德对“功能”概念的发展 第六章 作为特殊欲望的“想望” 第一节 如何理解“想望” 1.“想望”概念本身的困难以及可能产生的误解 2.恰当地理解“想望”:以灵魂统一性作为前提 3.想望概念的内涵 第二节 想望作为以幸福为目标的特殊欲望 1.二阶欲望与实践性承诺 2.“实践性承诺”可能遭遇的困境与“想望”概念的优势 结语 为什么今天我们需要重新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欲望概念?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更多
推荐图书
@37℃女人
蠡湖吹雪著
新华出版社
“231”的情怀
王晓川编著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正德)袁州府志校注
鄢文龙,欧阳文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
“CUPL正能量”人物访谈活动报道合集 Ⅲ
黄瑞宇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不益惩肃之理”的法理解析
陈江著
法律出版社
“创青春”创课十讲
团中央学校部等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