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华中昆虫研究(第十四卷)
暂无评分 作者:王满囷,雷朝亮,朱芬主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09月 ISBN:978-7-5116-3872-4 中图分类:Q968.22-53 ( 生物科学 > 昆虫学 > 昆虫生态学和昆虫地理学 )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华中昆虫研究(第十四卷)》编委会 前言 目录页 研究综述 壳聚糖纳米材料在新型农业杀虫剂中的研究进展 1 纳米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1.1 离子凝胶法 1.2 微乳法 1.3 乳化溶剂扩散法 1.4 聚电解质复合法 1.5 反向胶束法 2 纳米壳聚糖在杀虫剂中的应用 2.1 作为载体缓/控释药方面研究 2.2 作为新型杀虫剂方面 2.2.1 纳米壳聚糖的杀虫效果 2.2.2 改性纳米壳聚糖的杀虫效果 3 纳米壳聚糖助力精细农业与可持续农业 4 展望 参考文献 茶脊冠网蝽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进展 1 寄主及为害特性 2 形态特征 2.1 卵 2.2 若虫 2.3 成虫 3 生物学特性 4 防治方法 4.1 农业及物理防治 4.2 化学防治 4.3 生物防治 5 小结 参考文献 黑腹果蝇脑解剖结构的研究进展 1 黑腹果蝇脑的基本结构 2 黑腹果蝇脑的各部分结构 2.1 视叶 2.2 蕈形体 2.3 中央复合体 2.4 侧复合体 2.5 腹面外侧神经髓 2.6 侧角 2.7 上端(顶)神经髓 2.8 下端神经髓 2.9 触角叶 2.10 腹面内侧神经髓 2.11 围(咽)食道神经髓 2.12 颚神经节 3 结论 参考文献 瓜类褪绿黄化病毒-介体-植物互作研究进展 1 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CYV)概述 1.1 瓜类褪绿黄化病毒发生情况 1.2 瓜类褪绿黄化病毒研究概况 2 CCYV-介体-植物互作 2.1 CCYV对寄主植物的影响 2.2 CCYV对介体昆虫的影响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昆虫唾液激发子和效应子研究进展 1 昆虫唾液激发子 2 昆虫唾液效应子 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昆虫苦味感受机制的研究进展 1 植物化学物质的一般分类 2 昆虫的苦味物质感受器 3 激食素和忌避剂在昆虫取食选择中的作用 4 苦味感知的生理机制 5 苦味感受的可塑性 6 苦味味觉受体的鉴定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鳞翅目初孵幼虫的行为综述 1 初孵幼虫的存活和致死因子 2 初孵幼虫面临的外在植物因子 3 影响初孵幼虫的植物之间的因素 4 结构性防卫和诱导性防卫的表达 5 初孵幼虫的行为和生理 6 展望 参考文献 群落水平上的昆虫信息化合物相互作用 1 寄主植物气味信息的变异 2 昆虫信息化合物的变异 3 捕食者的信息化合物和昆虫的寄主选择 4 不同来源的信息化合物变异之间的相关性 5 来源于不同营养层的信息整合 6 植食性昆虫、信息网络和食物网 参考文献 昆虫神经元标记方式的研究进展 1 钴染色法 2 荧光标记法和荧光免疫法 3 还原银染色法、Golgi银浸渍法 4 胍丁胺抗体标记法 5 展望 参考文献 棉铃虫的味觉研究进展 1 棉铃虫的味觉感受器及其内的味觉感受神经元 1.1 棉铃虫幼虫的味觉感受器 1.1.1 棉铃虫外颚叶上的栓锥感受器 1.1.2 下颚须上的感受器 1.1.3 内唇上的感受器 1.2 棉铃虫成虫的味觉感受器 1.3 棉铃虫的味觉感受神经元 2 棉铃虫味觉受体 3 棉铃虫的味觉感受机理 4 棉铃虫的味觉受体神经元的投射 5 展望 参考文献 豫东陆地桃树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控技术 1 桃蚜 1.1 发生规律 1.2 为害特征 1.3 防控技术 1.3.1 农业防控 1.3.2 物理防控 1.3.3 生物防控 1.3.4 化学防控 2 桃小食心虫 2.1 发生规律 2.2 为害特征 2.3 防控技术 2.3.1 农业防控 2.3.2 物理防控 2.3.3 生物防控 2.3.4 化学防控 3 红颈天牛 3.1 发生规律 3.2 为害特征 3.3 防控技术 3.3.1 农业防控 3.3.2 物理防控 3.3.3 生物防控 3.3.4 化学防控 参考文献 温室大棚玫瑰红蜘蛛的为害与防控技术 1 形态特征 2 为害症状 3 防控措施 3.1 农业防控 3.2 物理防控 3.3 生物防控 3.4 化学防控 参考文献 种衣剂副作用及其早期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 种衣剂概述 1.1 概念及发展现状 1.2 种衣剂的作用机理 2 种衣剂的副作用 2.1 种衣剂在几种重要农作物上产生的副作用 2.2 种衣剂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2.3 种衣剂其他方面的副作用 3 种衣剂副作用产生的原因 4 早期诊断技术 4.1 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 4.2 辣椒、黄瓜等蔬菜作物 4.3 棉花作物 5 种衣剂副作用防控及缓解办法 5.1 科学使用种衣剂 5.2 副作用缓解办法 6 展望 参考文献 硒和钙在动物机体免疫与代谢反应中的作用 1 硒在动物免疫与代谢反应中的作用 1.1 硒对哺乳动物免疫与代谢的影响 1.2 硒对昆虫免疫与代谢的影响 2 钙在动物免疫与代谢反应中的作用 2.1 钙对哺乳动物免疫与代谢的影响 2.2 钙对昆虫免疫的影响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郑州市瓜实蝇的发生与监测防控 1 瓜实蝇的监测 1.1 监测时间、地点 1.2 监测方法 1.3 调查与鉴定统计 2 监测结果与分析 2.1 瓜实蝇主要为害的作物 2.2 瓜实蝇种群动态分布 3 积极开展防治试验示范工作 形成综合防治技术 3.1 强化检疫措施 3.2 农业防治 3.2.1 冬季翻耕灭蛹 3.2.2 清除虫害果 3.2.3 修剪树枝 3.2.3 套袋 3.3 诱杀防治 3.3.1 性诱剂诱杀成虫 3.3.2 毒饵诱杀成虫 3.3.3 黏虫胶诱(黏)杀成虫 3.4 化学防治 3.5 点喷或迷向防治 3.5.1 迷向防治 3.5.2 点喷防治 4 讨论 参考文献 不同光环境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1 昆虫感光的生理学基础 1.1 昆虫的视觉器官 1.2 昆虫复眼对光的感受 2 光环境对昆虫趋光行为的影响 3 光环境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红脂大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1 识别特征 2 入侵扩散途径和地理分布 3 生物学特性 3.1 习性和为害 3.2 发生规律和原因 4 防治策略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美国白蛾的扩散与防治政策 1 美国白蛾的为害与识别 1.1 美国白蛾的为害 1.2 美国白蛾的识别 2 美国白蛾的扩散 2.1 扩散方式 2.2 国外的分布情况 2.3 国内的分布情况 3 美国白蛾的防控策略 3.1 天敌资源 3.2 防控技术与策略 3.2.1 农业防治 3.2.2 物理防治 3.2.3 生物防治 3.2.4 化学防治 4 讨论 参考文献 郴州地区优质烟蚜茧蜂筛选及其规模繁育 1 郴州烟区现状概述 2 烟蚜概述 2.1 烟蚜的分类地位及其形态 2.2 优质烟蚜品系筛选依据 2.3 烟蚜的规模繁育 2.4 烟蚜的抗药性概述 3 烟蚜茧蜂概述 3.1 烟蚜茧蜂地位及形态特征 3.2 烟蚜茧蜂的生态学特性概述 3.3 优质烟蚜茧蜂品系筛选依据 3.4 烟蚜茧蜂繁育概述 3.5 天敌 4 展望 参考文献 杀虫剂影响昆虫免疫及排泄系统的研究进展 1 昆虫的免疫系统 1.1 体液免疫 1.2 细胞免疫 2 昆虫的排泄系统 3 杀虫剂对昆虫免疫及排泄系统的影响 3.1 杀虫剂对昆虫免疫系统的影响 3.1.1 影响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3.1.2 影响血细胞的数量及种类变化 3.2 杀虫剂对排泄系统的影响 3.2.1 排出粪液 3.2.2 呕吐 3.2.3 抑制排泄 4 结语 参考文献 中国长角蛾科昆虫系统分类学研究概述 1 长角蛾科昆虫分类研究历史 1.1 长角蛾科生物学和生活史的研究 1.2 长角蛾科昆虫分类研究历史 2 长角蛾科的分类和区系研究 2.1 长角蛾科的分类 2.2 长角蛾的区系研究 3 中国长角蛾的研究 4 小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昆虫自动识别研究进展 1 昆虫图像特征的提取 1.1 轮廓局部特征的提取 1.2 形态特征数字化的提取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颜色特征数字化提取 2 识别模型的构建 2.1 模板匹配法 2.2 主成分分析和核判别分析法 2.3 机器学习法 2.3.1 人工神经网络 2.3.2 支持向量机 3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苹果蠹蛾的分布及防控 1 苹果蠹蛾的鉴别特征 2 苹果蠹蛾的分布 2.1 原产地与世界分布 2.2 苹果蠹蛾在我国的扩散 3 苹果蠹蛾的防控 3.1 严格植物检疫 3.2 农业防治 3.3 物理防治 3.4 化学防治 3.5 生物防治 4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美国白蛾的为害与防治现状 1 美国白蛾的为害及分布 2 主要防治措施 2.1 防控措施 2.1.1 普查监测 2.1.2 检疫封锁 2.2 物理防治 2.2.1 人工挖虫蛹 2.2.2 人工捕蛾 2.2.3 诱虫灯 2.3 化学防治 2.4 生物防治 2.4.1 天敌捕杀 2.4.2 病原微生物防治虫害 参考文献 囊泡病毒凋亡抑制蛋白研究进展 1 囊泡病毒IAP的分布统计 2 囊泡病毒IAP的结构 3 囊泡病毒IAP的功能研究概况 4 其他昆虫病毒IAP的功能简介 5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论文 肚倍蚜寄主植物引诱活性物质的生物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仪器试剂 1.1.1 供试虫源及植物 1.1.2 供试材料 1.1.3 供试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植物挥发物样品的收集 1.2.2 植物浸提物样品的制备 1.2.3 生物测定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寄主植物挥发物与浸提物对春迁蚜引诱效果 2.2 寄主植物挥发物与浸提物对肚倍蚜夏迁蚜的引诱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花椒潜叶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1 花椒潜叶甲的分类属性与识别 2 花椒潜叶甲的为害症状 3 花椒潜叶甲的发生规律 4 花椒潜叶甲的防治技术 基于Maxent的入侵害虫菊方翅网蝽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地理分布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1.2 环境变量数据 1.3 基础地理数据 1.4 研究方法 1.4.1 Maxent模型预测 1.4.2 模型精度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菊方翅网蝽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析 2.2 Maxent模型精度评估检验 2.3 影响菊方翅网蝽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 3 讨论 参考文献 昆虫病原线虫斯氏线虫和异小杆线虫对黑翅土白蚁室内侵染力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对黑翅土白蚁的侵染力分析 2.2 6个品系病原线虫半数致死时间(LT_(50))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宜昌市夷陵区房屋白蚁为害现状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蚁种类 2.2 为害现状 3 讨论 3.1 蚁害成因分析 3.2 蚁害治理策略 参考文献 烟夜蛾对黄花烟草和普通烟草趋向行为的方法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烟草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夜蛾对普通烟草和“旱小烟”的行为选择反应 2.2 烟夜蛾对普通烟草和“咸丰小兰花”的行为选择反应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石楠盘粉虱Aleurodicus photiniana Young伪蛹超微结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电镜扫描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五倍子食叶害虫核桃缀叶螟的综合防治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1.2 生活史 1.3 生活习性 2 综合防治措施 2.1 人工防治 2.2 生物防治 参考文献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效因子功能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质粒和试验昆虫 1.2 PCR引物 1.3 MbMNPV目的片段获取 1.4 重组供体质粒构建 1.5 重组AcBacmid构建 1.6 重组AcBacmid验证 1.7 重组AcBacmid转染、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系 1.8 目的片段转录水平检测 1.9 病毒滴度测定 1.10 免疫荧光 1.11 重组病毒BV纯化 1.12 重组病毒OB扩增及纯化 1.13 PCR用重组病毒基因组提取 1.14 重组AcBacmid的PCR鉴定 1.15 重组病毒OB Western blotting检测 1.16 生测实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目的片段获得 2.2 供体质粒鉴定 2.3 Bacmid鉴定 2.4 转染、感染Sf9细胞 2.5 外源片段转录水平检测 2.6 插入增效蛋白基因重组病毒的生长曲线 2.7 重组病毒基因组PCR鉴定 2.8 Western blotting鉴定 2.9 重组病毒生测实验 2.10 TEM分析 2.11 外源蛋白亚细胞定位 3 讨论 参考文献 西藏林芝易贡茶园朱颈褐锦斑蛾 (鳞翅目: 斑蛾科)生物学习性和发生规律初探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工具 1.1.1 试验材料 1.1.2 其他工具 1.2 研究方法 1.2.1 饲养 1.2.2 生物学习性观察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形态特征 2.1.1 成虫 2.1.2 卵 2.1.3 幼虫 2.1.4 蛹 2.2 年生活史 2.3 活动规律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西藏印度长臂金龟Cheirotonus macleayi Hope, 1840研究(鞘翅目: 金龟科: 彩胸臂金龟属) 1 材料与方法 2 描记 3 讨论 参考文献 不同浓度氟虫腈防治黑胸散白蚁的效果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白蚁 1.2 供试饵剂 1.3 室内药效试验 1.4 现场药效试验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室内药效 2.2 现场药效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以生物农药为核心基于实时测报的大棚松花菜害虫防控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地点 1.2.2 试验设计 1.2.3 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田间松花菜害虫发生种类 2.2 害虫防治效果 2.3 产量 3 讨论 参考文献 郑州市秋播地下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范围 1.2 调查方法 1.3 气象数据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郑州市秋播地下害虫种群动态发生趋势 2.2 郑州市秋播地下害虫种群动态与温度雨量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宜昌市城区蟑螂密度季节消长及德国小蠊抗药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蟑螂密度监测 1.1.1 材料 1.1.2 监测方法 1.2 抗药性试验 1.2.1 试虫 1.2.2 试剂 1.2.3 测定方法 2 结果 2.1 蟑螂密度季节消长 2.2 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宜昌市健康城市建设中病媒生物防制示范社区模式探讨 1 基本情况 2 工作模式 2.1 选定社区、选择专业机构 2.1.1 区域选择 2.1.2 防制项目 2.1.3 专业机构 2.2 监督考核、技术指导 2.3 现场消杀、规范操作 2.3.1 组织管理 2.3.2 环境治理 2.3.3 现场措施 2.3.4 培训宣传 2.3.5 资料建档 2.3.6 应急防制 2.4 经费来源及拨付方式 3 结论与应用 3.1 探索一个管理模式 3.2 制定一个技术规范 3.3 构思一套考评机制 3.4 打造一批样板示范 3.5 组建一个服务平台 4 讨论 参考文献 湖南省蚜小蜂科名录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内容 2.1 湖南省蚜小蜂科名录 2.2 湖南省蚜小蜂科分种检索表(雌)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分布新记录 1 调查方法 2 保护区蝶类新记录 2.1 柳紫闪蛱蝶A.ilia(图1a,1b) 2.2 离斑带蛱蝶A.ranga(图2a,2b) 2.3 大卫绢蛱蝶C. davidis (图3a, 3b) 2.4 白带鳌蛱蝶C.bernardus(图4a,4b) 2.5 明窗蛱蝶D. fenestra (图5a, 5b) 2.6 孔子翠蛱蝶E.confucius(图6a,6b) 2.7 傲白蛱蝶H.superba(图7a,7b) 2.8 矛环蛱蝶N. armandia (图8a, 8b) 2.9 司环蛱蝶N.speyeri(图9a,9b) 2.10 霭菲蛱蝶P.aspasia(图10a,10b) 2.11 白裳猫蛱蝶T.albescens(图11a,11b) 2.12 姜弄蝶U.folus(图12a,12b) 参考文献 不同光照对黏虫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实验试剂 1.3 光照处理 1.4 基因荧光定量检测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蓝光照射对黏虫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2.2 白光照射对黏虫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茶小绿叶蝉对不同光源的趋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设计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6种光源对茶小绿叶蝉的诱集效果 2.2 茶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 3 讨论 参考文献 赤拟谷盗视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对不同光源的响应研究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基因克隆 1.3 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不同光源对赤拟谷盗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1.4.1 试虫处理 1.4.2 荧光定量PCR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赤拟谷盗LW和UV基因克隆 2.2 不同光源对赤拟谷盗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2.2.1 白光对赤拟谷盗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2.2.2 395nm紫外光对赤拟谷盗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2.2.3 蓝光对赤拟谷盗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2.2.4 绿光对赤拟谷盗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马尾松伐桩昆虫种类与松材线虫分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取样时间 1.1.2 地点 1.1.3 伐桩基本特征 1.2 试验方法 1.2.1 昆虫鉴定 1.2.2 松材线虫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昆虫分布 2.2 线虫定性分析 2.3 松材线虫定量分析 2.4 昆虫与线虫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伐桩中昆虫主要种类 3.2 伐桩中的松材线虫和昆虫相关性很大 参考文献 宜昌市松材线虫病防治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 宜昌市松材线虫病发生及防治情况 1.1 发生情况 1.2 防治情况 2 松材线虫病防治的重点及难点 2.1 防治工作的重点 2.1.1 落实责任是重点 2.1.2 资金保障是重点 2.2 防治工作的难点 2.2.1 生物学特性决定防治难 2.2.2 防治环节多要求高落实到位难 2.2.3 疫木安全处理监管难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治责任 3.2 加强疫情监测,掌握发生动态 3.3 坚持分区施策,科学开展防控 3.4 优化组织形式,提高防治成效 3.5 严格检疫监管,安全处理疫木 参考文献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the Six Reticulitermes Species Using Different Markers 1 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Termite samples 1.2 Genomic DNA extraction 1.3 PCR amplification,pur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1.4 Design of specific primer and TaqMan probe 1.5 Specificity verification of probe primers 1.6 Sensitivity detection of probe primers 1.7 Statistics analysis 2 Results 2.1 Results of PCR amplification using the four molecular markers 2.2 Genetic distances among the six Reticulitermes species 2.3 Phylogenetic analysis 2.4 Specificity verification of primer COI-F/COI-R for R.chinensis 2.5 Sensitivity detection of primer COI-F/COI-R for R.chinensis 3 Discussion 4 Acknowledgments References 氮气储粮气囊内控温工艺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仓基本情况 1.1.2 试验仓试验前储粮基本情况(表1) 1.1.3 设备仪器与器材 1.2 试验方法 1.2.1 浓度检测点布设及检测 1.2.2 气囊内温度检测点布置及检测 1.3 氮气制冷循环控温储粮技术操作与管理 1.3.1 控温措施 1.3.2 循环冷却时间及温湿度设定 1.3.3 循环冷却工艺 1.3.4 氮气充气工艺 1.4 数据测试及分析 1.4.1 温湿度及氮气浓度检测 1.4.2 水分检测及分析 1.4.3 粮食品质检测分析 1.4.4 虫霉检查及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氮气浓度(表3) 2.2 气囊内温度及粮温 2.3 氮气冷却系统运行时间、费用(表5) 2.4 试验仓试验后储粮基本情况(表6) 2.5 虫霉及结露情况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高大平房仓空调控温对储存稻谷的应用效果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粮温测定方法 1.3.2 粮食质量测定方法 1.3.3 表层粮堆害虫数量测定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粮温、品质及虫害监测结果 2.1.1 气温、仓温及表层粮温变化情况(图1) 2.1.2 表层粮食品质变化情况(表3) 2.1.3 上层粮食品质变化情况(表4) 2.1.4 中层粮食品质变化情况(表5) 2.1.5 下层粮食品质变化情况(表6) 2.1.6 储粮害滋生害情况(表7) 2.2 原因分析 2.2.1 空调仓合理开机时长 2.2.2 控温效果 2.2.3 表层粮食质量变化 2.2.4 害虫情况 2.2.5 空调成本 3 结论与讨论 4 展望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周期浅析 1 中国防治白蚁的不足之处 1.1 防治白蚁的方法不够合理 1.2 部分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以及综合素质 1.3 实施过程不够规范 2 中国水利工程遭受白蚁为害而发生溃堤的实例 3 水利工程白蚁治理周期及建议 3.1 水利工程白蚁治理周期 3.2 建议 4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摘要 雄性棉铃虫触角叶编码性信息素神经元鉴定 苹果无袋化管理对虫害发生的影响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物种多样性 齿缘刺猎蝽的捕食和生殖行为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平山蝶类种群调查及其物种多样性分析 黑水虻对气味物质的嗅觉反应及其体表超微感器研究 机敏异漏斗蛛取食Vip3Aa蛋白后中肠组织的病理变化 Effects of Wolbachia infection on the postmating response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Wolbachia通过免疫相关途径影响果蝇生殖^(*) Wolbachia感染对果蝇雄性生殖系统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亮斑扁角水虻肠道内可培养好氧与兼性厌氧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简析植物在白蚁防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C型凝集素参与棉铃虫抗细菌免疫反应分子机理 教学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教学模式探究——以普通昆虫学为例 1 课程建设背景 2 SPOC平台建设 3 教学模式探究 3.1 MOOC在线学习 3.2 线上辅助 3.3 线上期末考试成绩 3.4 线下课堂 3.5 线下期末考试成绩 4 教学效果 5 教学思考 封底 ..更多
推荐图书
@37℃女人
蠡湖吹雪著
新华出版社
“231”的情怀
王晓川编著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正德)袁州府志校注
鄢文龙,欧阳文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
“CUPL正能量”人物访谈活动报道合集 Ⅲ
黄瑞宇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不益惩肃之理”的法理解析
陈江著
法律出版社
“创青春”创课十讲
团中央学校部等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