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海口图书馆
首页
图书资源
视听资源
本馆讯息
读书活动
校本资源
我的图书馆
全部图书资源
>
C 社会科学总论
>
C2 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研究:发展轨迹、企业化与倡导失灵
暂无评分
作者:王晓东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9月
ISBN:978-7-5615-5702-0
中图分类:C233.41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 社会团体 )
纸质书参考价格:
¥21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目录
封面
总序
自序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表目录
图目录
目录页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四、框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相关概念探析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基本概念
一、定义
二、特性
三、功能
四、分类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与公民社会组织比较
一、非营利组织
二、公民社会组织
三、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与公民社会组织比较
第三节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概念界定与分类
一、概念界定
二、常用分类方法
第四节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数量统计与分布
一、数量统计
二、分布情况
第三章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西班牙殖民时期(1565—1898年)
一、西班牙殖民早期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诞生
二、西班牙殖民晚期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第二节 美国殖民时期(1901—1941年)
一、美国殖民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促进
二、各类非政府组织发展情况
第三节 菲律宾独立初期(1946—1971年)
一、发展取向非政府组织的兴起
二、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贡献
第四节 马科斯集权时期(1972—1986年)
一、非政府组织的低潮及进一步走向基层
二、非政府组织恢复运作及积蓄政治力量
三、非政府组织与第一次人民力量运动
第五节 重建民主时期(1986—2001年)
一、菲律宾政府转变对非政府组织政策的原因
二、倡导取向非政府组织成为菲律宾政府的合作伙伴
三、非政府组织的整体发展与倡导成就
四、非政府组织在其他领域的新成就
五、非政府组织与第二次人民力量运动
第六节 阿罗约时期(2001—2010年)
一、非政府组织的变化趋势
二、海外公民权益保护成为非政府组织新兴领域
小结: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具有较强的资源环境适应能力
第四章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经济影响力与企业化
第一节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经济地位
一、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经济情况
二、21世纪以来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经济发展情况
三、菲律宾非政府组织成为重要的就业部门
四、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经济贡献
第二节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与援助机构的关系
一、菲律宾非政府组织与企业的关系
二、菲律宾非政府组织与国际援助机构的关系
三、菲律宾非政府组织与菲律宾天主教教会的关系
第三节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企业化
一、菲律宾非政府组织企业化的现象
二、各类菲律宾非政府组织企业化的程度
三、菲律宾非政府组织企业化的原因
四、菲律宾非政府组织企业化的影响
第四节 个案分析:非政府组织发展公约网络的企业化
一、公约网络的基本情况
二、公约网络的主要成员
三、公约网络的企业化及其影响
小结:企业化是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对资源环境变化的积极适应
第五章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影响力与倡导失灵
第一节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法制环境
一、菲律宾宪法及其他法律中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条款
二、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相关管理规定
第二节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参与
一、利益表达
二、国家治理
三、信息服务
四、人才输送
第三节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一、菲律宾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策略选择
二、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的策略选择
三、菲律宾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定性分析
四、菲律宾非政府组织与军队的关系
第四节 菲律宾非政府组织的倡导失灵
一、倡导失灵的表现
二、倡导失灵的原因
三、倡导失灵的影响
第五节 个案分析:菲律宾非政府人权组织的倡导失灵
一、菲律宾主要的非政府人权组织
二、菲律宾非政府人权组织的倡导失灵
小结:倡导失灵源于菲律宾非政府组织资源环境的改变
第六章 发展中国家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思考
一、正视非政府组织政治作用的局限性
二、调整非政府组织企业化重点以提升公益效率
三、明确非政府组织定位以纠正倡导失灵
四、充分发展前三个代际的非政府组织
附录
一、常用专有名称中英对照表
二、菲律宾非政府组织名称中英对照表
三、菲律宾政府机构名称中英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页
..更多
全部评论
评论
推荐图书
@37℃女人
蠡湖吹雪著
新华出版社
“231”的情怀
王晓川编著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5.12”受难者的挽歌——为小提琴与双钢琴而作
郝宇锴作曲
四川文艺出版社
(正德)袁州府志校注
鄢文龙,欧阳文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
“CUPL正能量”人物访谈活动报道合集 Ⅲ
黄瑞宇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不益惩肃之理”的法理解析
陈江著
法律出版社
“存在”的路标——以海德格尔论形而上学、无和四重整体为线索
陈光绪等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创青春”创课十讲
团中央学校部等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文在线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